快速入门
安装
基本操作
数据模型
SQL引擎
系统架构
数据库管理
连接器
驱动
参考手册
故障排除
SAC
版本信息
参数名 | 缩写 | 类型 | 动态生效 | 生效策略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--dbpath | -d | str | 1.指定数据文件存放路径。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当前路径。 | ||
--indexpath | -i | str | 1.指定索引文件存放路径。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与'dbpath'相同。 | ||
--confpath | -c | str | 1.指定配置文件路径(不包含文件名),系统会在confpath下寻找sdb.conf。 2.sdb.conf中填入需要的配置项,配制方法为:参数名 = 参数值。如 svcname=11810;diaglevel=3 3.如果不指定此参数,系统默认在当前路径寻找sdb.conf。 4.sdb.conf可以不存在。 |
||
--logpath | -l | str | 1.副本节点在进行数据同步时会生成同步日志。此参数用来指定同步日志的路径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路径为:数据文件路径/replicalog |
||
--diagpath | str | 1.指定诊断日志存放目录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:数据文件路径/diaglog |
|||
--auditpath | str | 1.指定审计日志存放目录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:数据文件路径/diaglog |
|||
--diagnum | num | 是 | 当前文件写满时生效 | 1.指定诊断日志文件最大数量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:20,-1表示不限制。 |
|
--auditnum | num | 是 | 当前文件写满时生效 | 1.指定审计日志文件最大数量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:20,-1表示不限制。 |
|
--bkuppath | str | 1.指定备份文件生成目录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:数据文件路径/bakfile |
|||
--maxpool | num | 是 | 1.指定线程池内线程数量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50,取值范围是[0,10000]。 |
||
--svcname | -p | str | 1.指定本地服务端口。 2.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11810端口用于协调节点,11800用于编目节点,11820用于数据节点。 |
||
--replname | -r | str | 1.指定数据同步平面端口。 2.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svcname+1。 |
||
--shardname | -a | str | 1.指定shard平面端口。 2.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svcname+2。 |
||
--catalogname | -x | str | 1.指定catalog平面端口。 2.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svcname+3。 |
||
--httpname | -s | str | 1.指定http端口。 2.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svcname+4。 |
||
--diaglevel | -v | num | 是 | 1.指定诊断日志打印级别。SequoiaDB中诊断日志从0-5分别代表:SEVERE, ERROR, EVENT, WARNING, INFO, DEBUG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WARNING。 |
|
--auditmask | str | 1.指定审计日志打印掩码。SequoiaDB中审计日志类型有:ACCESS,CLUSTER,SYSTEM,DML,DDL,DCL,DQL,INSERT,DELETE,UPDATE,OTHER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"SYSTEM|DDL|DCL", ALL取值表示开启所有,NONE关闭全部。 |
|||
--role | -o | str | 1.指定服务角色。SequoiaDB分别以data/coord/catalog/standalone代表:数据节点/协调节点/编目节点/单机。 2.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单机。 |
||
--catalogaddr | -t | str | 1.指定编目节点的地址。配置形式为"hostname1:catalogname1,hostname2:catalogname2,..."。 2.需要至少指定一个编目节点的地址。 |
||
--logfilesz | -f | num | 1.指定同步日志文件的大小。合法输入为64(MB)- 2048(MB)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64(MB)。 |
||
--logfilenum | -n | num | 1.指定同步日志文件的数量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20。 |
||
--transactionon | -e | boolean | 1.指定是否打开事务。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false。 | ||
--transactiontimeout | num | 是 | 下次事务生效 | 事务锁等待超时时间(单位:秒),默认为:60,取值范围[0,3600] | |
--numpreload | num | 页面预加载代理数据,默认值为0,取值范围:[0,100] | |||
--maxprefpool | num | 数据预取代理池最大数量,默认值:0,取值范围:[0,1000] | |||
--maxreplsync | num | 日志同步最大并发数量,默认值:10,取值范围:[0,200], 0表示不启用日志并发同步 | |||
--logbuffsize | num | 复制日志内存页面数,默认值:1024,取值范围:[512,1024000],但日志总内存大小不能超过日志总文件大小;每个页面大小为64KB | |||
--tmppath | str | 数据库临时文件目录,默认为'数据库路径'+'/tmp' | |||
--sortbuf | num | 是 | 下次查询生效 | 排序缓存大小(MB),默认值256,最小值128 | |
--hjbuf | num | 是 | 下次查询生效 | 哈希连接缓存大小(MB),默认值128,最小值64 | |
--syncstrategy | str | 是 | 1. 副本组之间数据同步控制策略。 2. 取值列表: none--不开启同步控制策略。若主节点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超备节点同步数据的能力,则在写操作繁忙的场景下易导致备节点发生全量同步。 keepnormal--主动降低主节点相对于正常节点的处理速度(可能会造成性能影响),以避免全量同步的发生。 keepall--主动降低主节点相对于所有节点的处理速度(可能会造成性能影响),以避免全量同步的发生。 3. keepnormal和keepall的区别在于,当有节点异常时keepall会降低主节点的处理速度,而keepnormal不受异常节点的影响。 4. 如果不指定,默认为keepnormal。 |
||
--preferedinstance | str | 是 | 新连接生效 | 1. 指定执行读请求时优先选择的实例 2. 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值为M,即选择可读写实例。 3. 取值列表: 3.1 "M", "m": 可读写实例(主实例);如果多个 1-255 的实例和 "M" 一起指定,则满足指定实例中的主实例会优先选择;如果多个 1-255 的实例和 "M" 或 "m" 一起指定,则当没有满足指定的实例时选择主实例。 3.2 "S", "s": 只读实例(备实例);如果多个 1-255 的实例和 "S" 一起指定,则满足指定实例中的备实例会被优先选择;如果多个 1-255 的实例和 "S" 或 "s" 一起指定,则当没有满足指定的实例时选择备实例。 3.3 "A", "a": 任意实例。 3.4 1-255: 通过 --instanceid 指定实例 ID 的实例。 3.5 如果指定多个 "M", "m", "S", "s", "A", "a" 实例,则只有第一个生效。 4. 如果没有匹配的实例,将随机选择。 |
|
--preferedinstancemode | str | 是 | 新连接生效 | 1. 指定当多个实例符合 --preferedinstance 的条件时的选择模式。 2. "random": 从候选的实例中随机选择。 3. "ordered": 从候选的实例中按照 --perferedinstance 的顺序进行选择。 |
|
--instanceid | num | 节点的实例 ID,用于 --preferedinstance 进行实例选择。 | |||
--lobpath | str | 1.指定大对象存放路径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:数据文件路径 |
|||
--lobmetapath | str | 1.指定大对象元数据存放路径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与'lobpath'保持一致 |
|||
--directioinlob | boolean | 是 | 新建集合空间生效 | 在大对象功能中关闭文件系统缓存,如果不指定,默认值为"false" | |
--sparsefile | boolean | 是 | 当扩展文件时,使用稀疏文件功能,如果不指定,默认值为"false" | ||
--weight | num | 是 | 节点选举权重, 默认值为10, 取值范围[1, 100] | ||
--usessl | boolean | 是 | 新连接生效 | 允许客户端使用SSL连接(仅限企业版),默认为false | |
--auth | boolean | 开启鉴权功能.默认为true | |||
--arbiter | boolean | 将节点设置成为一个仲裁节点。默认为false。 | |||
--planbuckets | num | 是 | 访问计划缓存内桶的个数。当其为零时Sdb将不会缓存任何访问计划。取值范围[1,10000],默认为0。 | ||
--optimeout | num | 是 | 判定操作中断的时间(ms),默认值:300000, 0表示不超时 | ||
--overflowratio | num | 是 | 记录大小预留空间扩展比(%),默认为12,取值范围:[0,10000] | ||
--omaddr | str | 1.指定om节点的地址。配置形式为"hostname:omservicename"。 | |||
--maxcachesize | num | 是 | 节点缓存最大值,单位为MB,默认值为0(注意:该配置目前仅对Lob功能生效) | ||
--maxcachejob | num | 是 | 1.后台缓存任务线程的最大数量,默认值为10,取值范围为[2, 200]。 2.后台缓存任务线程主要执行同步脏页至文件,回收和释放空闲内存页。 3.后台缓存任务线程根据缓存的负载情况自动启动和退出。 4.该配置目前仅对Lob功能生效。 |
||
--cachemergesz | num | 是 | 每一个集合空间用于合并页的缓存大小,默认为0,取值范围:[0,64],单位为MB(注意:该配置目前仅对Lob功能生效) | ||
--pagealloctimeout | num | 是 | 申请缓存页的超时时间,默认为0,取值范围:[0,3600000],单位为毫秒 | ||
--maxsyncjob | num | 是 | 1.后台数据同步任务线程的最大数量,默认值为10,取值范围为[2, 200]。 2.后台数据同步任务线程主要执行同步脏数据和日志至文件。 3.后台数据同步任务线程根据负载情况自动启动和退出。 |
||
--syncinterval | num | 是 | 后台数据同步周期,单位毫秒,默认值为10000,0表示不按周期触发数据同步 | ||
--syncrecordnum | num | 是 | 后台数据同步触发记录数,默认值为0,0表示不按记录数触发数据同步 | ||
--syncdeep | boolean | 是 | 1. 数据同步是否开启深度刷盘。 2. 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false。 |
||
--archiveon | boolean | 开启复制日志归档功能,默认值为false。 | |||
--archivecompresson | boolean | 是 | 新归档文件生效 | 开启复制日志归档压缩功能,默认值为true。 | |
--archivepath | str | 1.此参数用来指定归档日志的路径。 2.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路径为:数据文件路径/archivelog。 |
|||
--archivetimeout | num | 是 | 判定未归档的超时时间(秒),默认值:600,0表示不超时。 | ||
--archiveexpired | num | 是 | 归档日志文件的过期时间(小时),默认值:240,0表示不过期。 | ||
--archivequota | num | 是 | 归档日志目录的磁盘配额(GB),默认值:10,0表示没有限制。 | ||
--dataerrorop | num | 是 | 1、节点在无法继续正常增量同步而可能触发全量同步时的处理操作,取值为 0/1/2。 缺省为1。 2、0: 不作任何处理,保持节点运行。 3、1: 自动从该数据组的其它节点进行全量同步。 4、2: 该节点停止运行。 |
Note:
1. SequoiaDB支持命令行方式及配置文件方式。当两种方式并存时,命令行参数将会覆盖配置文件中的相同的配置项。
2. 同步日志的总大小(logfilesz * logfilenum)决定了在同步过程中的容错能力。日志越大则进行全量恢复的可能性越小。
3. 使用 reloadConf() 重新加载配置文件,并进行配置动态生效,只支持“动态生效”列为“是”的配置项,其他配置项会被忽略。“生效策略”若无其他说明,则默认为立即生效。